央廣網(wǎng)寧波4月9日消息(記者杜金明通訊員李玖玲 劉曉曉 舒林軍 秦華洋)寧波位于東海之濱,靠海吃海,寧波人民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海鮮。如今隨著海陸空交通運輸?shù)娜找姘l(fā)達、各國經貿往來的增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品都來到了寧波,其中進口魚類更是深受甬城市民的喜愛。記者從寧波檢驗檢疫局了解到,2017年全年寧波口岸共進口水產品9.7萬噸、3.17億美元,其中進口魚類產品重量5.9萬噸,貨值達1.43億美元,進口重量占寧波口岸進口水產品的六成。
據(jù)寧波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寧波口岸的進口魚類產品主要來自新西蘭、越南、印度尼西亞等39個國家和地區(qū)。進口魚類種類多樣,既有新西蘭橙鯛、南極犬牙魚、大西洋鮭(三文魚)等高價位魚類產品,也有巴沙魚、帶魚、鲅魚等價位親民的魚類產品。
魚類進口的快速“升溫”,一方面是由于寧波檢驗檢疫局充分發(fā)揮質檢部門的職能優(yōu)勢和促進作用, 不斷推行貿易便利化措施,縮短通關時長,落實“最多跑一次”等措施,不斷拓展口岸功能,推進進口冷鏈物流建設,實現(xiàn)冰鮮和冷凍水產品進口業(yè)務全覆蓋,為魚類進口產業(yè)提供了一個快捷可靠的環(huán)境。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進口魚的需求逐漸旺盛,國外出口商充分挖掘我國廣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潛力,抓住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和當代人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需求,出口了許多魚類半成品或國內沒有的新奇魚種,使我國進口魚類數(shù)量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趨勢。
為了強化進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jiān)管,有效控制進口風險,我國對進口水產品實施準入制度,所有品種的水產品必須完成輸華檢驗檢疫準入程序方可對華出口,只有獲得在華注冊資格的境外生產加工企業(yè)才能夠向中國出口水產品,每批次水產品需隨附經質檢總局認可的出口國(地區(qū))官方檢驗檢疫證書。另外對于安全衛(wèi)生風險較高的進口兩棲類、爬行類、水生哺乳類動物以及其他養(yǎng)殖水產品等在簽訂貿易合同前,還要獲得進境檢疫許可證。對于抽中現(xiàn)場查驗的水產品,由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查驗貨物,包括核對單證、查驗貨物數(shù)量、感官檢驗、外包裝、標簽等內容,F(xiàn)場查驗完成后按規(guī)定抽樣送實驗室檢測。主要檢測致病微生物、寄生蟲、藥物殘留、重金屬殘留等安全衛(wèi)生項目。最后,進口水產品經檢驗檢疫合格,取得檢驗檢疫機構簽發(fā)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后,才能銷售使用。
檢驗檢疫支招:去正規(guī)的商店去購買;驗明“身份”, 若是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魚類,進口商應持有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看清包裝和標簽,凍魚包裝材料應潔凈、無異味、無脫色,標簽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看外觀,魚體應色澤正常,眼球平坦明亮,魚肉組織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