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吉爾莫沙作在心愛的足球場上練習。 布拖縣拖覺鎮(zhèn)中心校供圖
四川大涼山深處,高山杜鵑稱作索瑪花,在山巔頂風冒雨地盛開。
這里的人們也具有相同特質。尤其是孩子們,他們從脫貧攻堅決戰(zhàn)中汲取營養(yǎng)和力量,頑強地成長著。人們不禁為他們感動,更想化身為土壤,精心呵護他們。
“你們上學,我來喂雞”
清早,一把鑰匙開了鎖。雞崽攆著來人褲腳,咕咕求食。
這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覺撒鄉(xiāng)博作村。來人是國家能源集團駐村第一書記羅洪。
房子新修好,主人是四名孤兒。最大的孩子吉火歐苦16歲,剛念初一,成了戶主,后面還有3個小妹妹。
在覺撒鄉(xiāng)中心校,姐姐吉火么日各讀三年級,穿著一件長長的綠色運動服,袖子籠住手;吉火么日洛9歲,剛上一年級,藍色長衣服外面套著鮮紅的紅領巾。最小的妹妹在縣城讀幼兒園,寄養(yǎng)在親戚家。
“平時吃住在學校!苯憬阋贿厧兔妹檬徂p子,一邊怯生生地說,“衣服是哥哥的,我們周末放假才回家!
村里老人說,如果是過去,這家娃娃一定輟學了。
現(xiàn)在他們享受多項幫扶政策,政府為他們修建了安全住房。雞苗一半由四川江油市捐贈,一半由布拖縣種養(yǎng)補助資金購置。怕孩子們?yōu)殡y,羅洪說:“你們上學,我來喂雞!绷_洪的孩子就讀清華大學,看著村里的娃娃,都像有自己孩子的影子。他自己花錢買回玉米,把雞養(yǎng)大。
今年3月10日,小日洛被請到村委會,羅洪買了一只雞,給她唱起生日歌。小日洛哭了,又笑了:“這是我第一次過生日!”
“像部隊那樣塑造人”
“爸爸去世了,媽媽在監(jiān)獄。”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六年級女孩沙沙至今不記得父親的模樣,也不清楚媽媽服刑的原因。自己9歲才上學,別人說她個子高,她會哭。五年級的阿能家庭情況相似,小時候流浪街頭,為了填肚子去偷東西……
“不能讓他們的未來被毀掉!”阿布澤魯小學校長孫可說。教育,是涼山社會結構難題,年少失養(yǎng),教育缺失,成人后沒有技能走不出大山,有的人甚至觸犯法律形成新的“事實孤兒”……沉重、缺乏亮色的人生軌跡,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我們的特點是半軍事化,我希望像部隊那樣塑造人!”孫可說。
阿布澤魯小學816名學生中,雙孤兒童98人,貧困戶子女400余人,還有大量留守兒童、單親兒童、“事實孤兒”。2016年,孫可調到這所學校擔任校長。當時場地狹窄,40個孩子擠10平方米的住宿空間,沒有操場,有一天吹大風把屋頂掀飛了30多米。
必須搬!往哪搬?
幾年之中,就像“孟母三遷”。孫可帶著孩子們到處借住。2017年4月在布拖縣的創(chuàng)新安排下,他們搬到如今拖覺鎮(zhèn)外的校址,其前身是一個剛完工還沒人入住的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院只有住宿樓,沒有教室。孩子們只能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上課,每個班五六十個孩子擠在30平方米左右的板房里。還有兩個班在狹窄的住宿樓樓道里上課。
條件艱苦,剛搬入時,10名老師就全走了,只剩下孫可和生活老師江忠國大眼瞪小眼。
“我倒是能換個學校照樣教書,可孩子們怎么辦?這是他們的家!”孫可說,“江忠國是退伍軍人,就教孩子們站軍姿,教軍體拳,先教每個班的班長,班長學會再回班上教同學。”
脫貧攻堅,教育先行。在上級部門積極支持下,新老師選來了,頂崗實習的大學生來了,一棟國家能源集團援建的紅色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孩子們即將告別擁擠的“板房教室”“樓道教室”,進入教學樓里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
“我的理想原來是當醫(yī)生,現(xiàn)在變了,長大后想當老師,幫助像我這樣情況的孩子上學!鄙成痴f。她一般兩三周回家一次,平時吃住在學校。在學校吃飯、住宿、校服、書本都不用交錢,沙沙的性格越來越自信開朗。阿能也改正了壞毛病,成績一個勁兒往前升。
“我愛踢球,我想讀大學”
拖覺鎮(zhèn)中心校的操場上,“起腳射門!”砰的一聲,足球劃過20多米的弧線,直掛網底。射門的女孩吉爾莫沙作一腳勢大力沉的射門,引起一片驚嘆。
16歲的沙作大名鼎鼎。兩年前,她帶領布拖縣拖覺鎮(zhèn)中心校女子足球隊,一路過關斬將,奪得當年涼山州中小學小學組女足冠軍。沙作是最佳射手,進了12個球,被稱為涼山版女“梅西”。
決賽之前,沙作失去了父親。
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媽媽對她說,要不就不讀書了?
沙作的眼淚止不住掉下來,校長阿涼子拉止不住地心疼:“娃娃,你要堅強!我就是你的親人!
沙作家在瓦都鄉(xiāng)的懸崖上,從家到學校車程兩個多小時。她在山坡上踢球、在樹林里踢球,幾個石頭一擺,就在坡坡坎坎中練習盤帶,一年要踢壞兩三雙鞋。各種幫扶政策向她家傾斜,子拉校長還把她接到學校生活,接受正規(guī)訓練。
“如果輟學,我多半嫁人了!鄙匙髡f,“我很珍惜,我愛踢球,我想讀大學!
子拉校長非常支持她的夢想,復課后,組織她們積極訓練:“體育是山里娃娃的特長,也是他們走出大山的橋梁。真希望體育部門能夠幫助涼山娃娃走得更遠!
脫貧決戰(zhàn)再造著涼山,孩子們的張張笑臉,就像朵朵索瑪花兒在綻放。(記者惠小勇 謝佼 黃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