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機顯示屏上出現螺旋狀盤狀物
央廣網廈門8月14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吳志平 鄭天從)4盒“桶裝泡面”里,裝的不是面餅和調料,而是4條活體毒蛇!廈門檢驗檢疫局日前從一件申報為“方便面”的臺灣進境郵件中截獲4條黃環(huán)林蛇,立即實施了查驗現場消毒處理,并聯系海關等口岸聯檢部門做好后續(xù)監(jiān)管工作,依法對其進行隔離封存飼養(yǎng)。
8月9日,當該郵件通過CT機檢視時,顯示屏上出現螺旋狀盤狀物,與近期截獲的玉米錦蛇檢視圖極為相似。檢驗檢疫人員果斷下達下線查驗指令。開箱檢查發(fā)現,內寄物為多塊散裝面餅和4盒桶裝泡面。表面看似并無異常,然而,檢疫人員卻在桶裝泡面的包裝上發(fā)現了端倪,4盒桶裝泡面?zhèn)让嫱谟?-9個小孔,疑似活體動物的透氣孔。
檢驗檢疫人員當即啟動進境動物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爬行動物專家隨即趕赴現場。在做好安全防護后,現場工作人員撕開桶裝泡面的蓋子,“抓”住了4條分裝在白色布袋中的活蛇。
這些毒蛇身體背部為黑色、體側為銀環(huán),經專家初步鑒定為馬來西亞黃環(huán)林蛇。這種蛇是典型的夜行性樹棲蛇類,具后溝牙,有毒性,在野外通常以兩棲類、小型蜥蜴、鳥類與小型哺乳類與其他動物的卵為主食,其性情較為猛烈、好斗,遇到威脅常會擺出典型的防衛(wèi)姿態(tài),并在有機會的時候發(fā)動攻擊。
活體毒蛇藏身桶裝泡面盒內
據悉,因其性情好斗和典型的防衛(wèi)姿態(tài),黃環(huán)林蛇成為初級爬寵愛好者進階中高級爬寵愛好者的首選飼養(yǎng)品種,每條價值上千元。有關專家介紹說,這種黃環(huán)林蛇一旦從包裝物中逃逸,5分鐘之內即可消遁,遺毒四播且極難尋蹤。
自2013年8月以來,廈門口岸每年都有從郵件中截獲活體爬寵的案例,累計已截獲活體動物19批次,涉及綠樹蟒、球蟒、豬鼻蛇、玉米錦蛇、蝴蝶角蛙、三色箭毒蛙、收獲蟻、巨型捕鳥蛛等。這些看似美麗的活體動物“危機四伏”,極易造成有害生物入侵或引發(fā)疫病疫情傳播。其中,蛇、蜘蛛等具有較強攻擊性的動物,極有可能發(fā)生傷人事故,甚至危及攜帶人生命;寵物龜、蜥蜴等爬行動物皮膚里潛藏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易造成沙門氏菌污染和其他動物疫源疾病感染,對人身安全帶來嚴重隱患。
廈門檢驗檢疫局鄭重提醒:跨境物流企業(yè)應切實承擔維護國門生物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zhí)行開箱驗視制度,不攬收運遞違禁品。《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一)的補充規(guī)定》(公通字〔2017〕12號)明確了攜帶寄遞違禁品屬于立案追訴的范疇,將受到刑事處罰。因此,寄遞人員切勿盲目郵寄、攜帶活體動物和種子種苗等違禁物品進境,以免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和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