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福州7月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福州地鐵2號線全線共11個標段,第8標段由中交隧道工程局負責盾構施工,該標段施工區(qū)間為紫陽站到五里亭,地鐵隧道要穿越五里亭立交橋地下,左右線共3處有20根橋樁侵入隧道,需進行橋樁托換。
在五里亭立交橋東北側E匝道下,一根新立的橋墩兩旁樹立著8根鋼管立柱,幾名項目部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掃尾工作。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近日,第8標段順利完成五里亭立交橋樁基托換工程最后一處的橋梁體系轉換,目前盾構機已順利通過。過幾天,8根鋼管立柱和工字鋼組成的臨時支架將拆除,預計封閉的E匝道將在7月10左右恢復通車!
目前國內較為常規(guī)的樁基托換技術,是將新建的托換結構固結于原有橋梁承臺或樁基,利用設置于兩層托換梁或承臺間的千斤頂完成托換。施工方通過采取挖豎井破樁的方式推進,或者用盾構機磨樁的方式通過橋下區(qū)域。而五里亭立交橋下托換位置周邊構筑物、地質水文條件等極其復雜,緊靠超大沉井、污水干管及橋梁等。且區(qū)間整體為軟土地質,如果按照國內同行常規(guī)的樁基托換技術,初步設計的磨樁方案需對盾構機進行功能提升,但仍存在較大風險。
為確保技術的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同時有效控制施工風險,第8標段項目部在中交福州地鐵項目公司的指導下,最終形成國內首創(chuàng)的淺基坑體系轉換法樁基托換施工方法。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新方法就是在地鐵隧道上方建承臺,利用搭設于新建承臺上的貝雷梁臨時支撐體系頂升立交橋,先拆除原有橋梁地面部分樁基,再拔除地下障礙樁。然后在承臺上方建新樁。新樁基穩(wěn)定后,拆除臨時支撐體系,完成整個換樁施工。
該重要節(jié)點完工,宣告國內首創(chuàng)的淺基坑體系轉換法樁基托換工程成功完成,填補了中國交建及行業(yè)類似復雜條件下樁基托換工程施工的空白。該技術讓項目部節(jié)省大量深基坑支護或豎井施工費用。該區(qū)間為軟土層,使用的是土壓平衡盾構,如果按照常規(guī)橋樁基托換技術,就得將土壓平衡盾構改為復合土壓平衡盾構,才能“沖破”障礙樁基,這樣將增加成本1200多萬元。
據(jù)了解,去年8月31日,地鐵2號線五里亭立交橋樁基托換工程正式開始施工,今年3月初開始拔除橋下30米深的樁基,平均一個樁基花一天半時間,前后拔樁歷時30天左右,為盾構機順利穿過提供了工期保障。
五里亭立交橋南側D匝道4月已恢復通車,7月10日E匝道將恢復通車,橋面“毫發(fā)無損”,保證了五里亭立交橋的安全順利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