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不就是‘拐彎抹角’!”10月30日,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培訓班在揚州開班的第二天,150余名學員前往現場教學點揚州皮市街和有鹽街區(qū)參觀學習,途經丁家灣老街巷一處轉角,布滿青苔的弧形墻角令學員稱嘆。他們紛紛表示,揚州在保留古城老民居的基礎上進行的“微更新”“微改造”,對于城市更新、文化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很有借鑒意義。
近年來,揚州著力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有機更新,在全國率先出臺《古城保護條例》,形成以18.25平方公里的隋至唐宋遺址為保護范圍、以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為保護重點的古城保護體系,并總結出東關街、南河下、仁豐里、皮市街古城保護更新的四種模式。其中“政府引導、市場培育”的皮市街模式,讓曾經沉寂的老街蝶變成如今古韻與時尚兼具的活力街區(qū)。
步入皮市街,市井煙火、新潮文藝元素撲面而來。即使是工作日,街上還是熙熙攘攘。巨幅文化墻、愛心紅綠燈、風動長廊里,學員們紛紛拍照。揚州東關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百年前,皮市街因皮貨匯集而得名。十多年前,本著既能改善老城區(qū)交通,又能彰顯古城老街特色的原則,當地政府拓寬道路、配套公共設施,多次對皮市街沿線古城老街風貌進行系統(tǒng)修繕和保護!奥访娴氖^磨平了,交通方便了,吸引了不少商家入駐,這條街也漸漸熱鬧了起來。”“擇居”皮市街已十多年的“邊城書店”主理人王軍,見證了這條“沉睡”的老街在文旅融合發(fā)展中逐漸煥發(fā)生機的全過程。
“喚醒”皮市街的,是堅守“古”與追逐“新”的選擇。非遺體驗“芍藥園子小書場”、老字號化妝品“謝馥春”、本地文創(chuàng)品牌“浮生記”、復古民宿“方寸”等80余家商戶集聚……這條古街逐漸成為店鋪林立、商肆繁盛的年輕化旅游休閑街區(qū)。堅持創(chuàng)意引領、市場培育,隨著近幾年“喚·醒”咖啡文化節(jié)、“嗨!皮元宵”元宵市集、夏日繽紛市集等9場活動,吸引超200萬人次的游客參與,商戶日均營業(yè)額提升至原來的230%,街區(qū)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節(jié)假日日均客流量近5萬人次,高峰時日客流量達7萬人次。
如今,百年老街“正青春”!斑叧菚辍币惨褟挠缇有∠餆o人問津,到舉辦上百場古籍文化策展和古籍修復體驗課程,設計多款古籍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品并獲得相關專利!2020年,‘邊城書店’古籍修復技藝被列為揚州市廣陵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不少外地游客專門趕來店里定制古籍文創(chuàng)產品。”王軍介紹。
“揚州的古城更新都要恢復原來的樣貌嗎?原有的空間關系都維持不變?”一名學員不禁發(fā)問。而下一站,“廣陵有鹽”的現場教學剛好回答這個問題。揚州市廣陵區(qū)文旅集團副總經理汪金亮介紹,作為揚州明清古城廣陵路微更新的首發(fā)項目,“廣陵有鹽”文化街區(qū)自2023年9月28日開街以來迅速躥紅,開街一周年客流超100萬人次,成為揚州新晉網紅打卡地和文旅新地標。
“廣陵有鹽”項目占地1萬多平方米,在保留、利用、提升的更新原則下,對賈氏鹽商住宅、四岸公所兩處文保建筑加以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對原廣陵小學教學樓、東關招待所等舊有建筑進行改造更新。周邊原住民和游客在此共享揚州老城古今融合的“慢時光”。
揚州東關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廣陵有鹽”通過原廣陵小學勤奮樓,完成了新舊轉換以及古今碰撞。勤奮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北部區(qū)域鏈接現代交通及活動,改良的復道回廊時而挺直,時而幽曲,呈現出別具特色的“新中式”風貌。穿越勤奮樓進入南部文保區(qū)域,表現手法轉向傳統(tǒng)樣式,與文保風貌相互融合。項目主設計師朱宇暉說,他們把一處“國!、兩處“市!薄⒁粋小學操場勾連起來,延續(xù)歷史空間當中線條的慢意流轉,將賈宅的馬頭墻、二分明月樓長長的屋檐串聯了起來。
“包包家甜品店”是由原來廣陵小學的雜貨間改造而來,店門口靜靜佇立的原廣陵小學紅領巾雕塑,保留完好。游客能夠從這里看到歲月的痕跡,從這座小學走出的學子也能在這里找尋兒時記憶。教學現場,學員紛紛感慨,在揚州老城綿密的城市肌理中,“廣陵有鹽”將悠長歷史積淀與現代城市功能緊密“縫合”,時間屬性得以保留,鹽商基因也得以重現。
經過四岸公所楠木廳,再從“青莯咖啡”穿門而過,便是丁家灣。門里,文藝青年正端著咖啡在自媒體平臺上傳打卡照片;門外,揚州老大爺蹬著自行車慢悠悠地消失在小巷盡頭。“我們頭頂這些電線應該都是整修過的吧,完全看不出來痕跡!泵鎸W員的發(fā)問,工作人員笑稱:“當時項目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埋進地下,一種是保留原貌,最終我們選擇第二種,不施粉黛才是原汁原味。”
從廣陵小學搬遷,到曾經的蘇北電影院重新規(guī)劃,再到后來梅花書院再次開放,“廣陵路”三個字就像是一種印刻在揚州人骨子里的文化符號。除“廣陵有鹽”外,廣陵路還有7個片區(qū)正在或即將著手更新。
今年中秋、國慶期間,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迎來第1000萬位觀眾。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項目,這里每天都有上萬名游客前來參觀。隨著三灣核心展示園、大運河“十里外灘”、北護城河文旅集聚區(qū)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的持續(xù)推進,以及江上鹽都·十二圩歷史文化保護展示項目被省發(fā)展改革委選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實施項目,揚州正充分發(fā)揮大江大河空間高度重疊的地理優(yōu)勢,努力做好江河交匯“大文章”。(李鑫津)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