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年,各項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其中,價格機制的改革也在加速推進中。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北京市、江蘇省、湖北省、云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北省、吉林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多地出臺了價格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此外,海南省正式印發(fā)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價格機制改革所涉及的重點領域,建立健全政府定價制度,加強市場價格監(jiān)管和反壟斷執(zhí)法等給予規(guī)定。
可以說,我國的價格機制改革正式進入“攻堅年”,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年。其中,最核心的一項任務就是基本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價格。目前我國價格體系出現很多矛盾和問題,早在去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指出,結構性問題就是價格性問題,結構改革也是價格改革,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的內容是消化價格扭曲。這也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支撐。
涉及電力、醫(yī)療、交通運輸、石油和天然氣以及農產品方面的價格改革難度較大。這些領域仍受較多政府行政干預,市場準入門檻也較高,改革相對滯后,仍面臨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但放開這些領域的價格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切實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把定價權更多交給市場,但價格“放開”不等于“不管”。經濟學家劉勝軍對此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劉勝軍:“價格的改革對于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具有根本性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句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那么究竟怎樣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經濟學原理上就是要價格能靈活調節(jié),價格變化會引起供給側需求的變化,最終讓市場達到均衡。我國現在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現在大家討論最多的產能過剩問題,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很多領域價格沒有完全放開,這個價格信號不能正常傳遞出合理的信息,必然會導致現在的產能過;蛘麄企業(yè)債務過多等一系列問題,我認為都和價格信號政策相關。
到目前為止,價格改革進展還是很大的,比如大部分相對價格是放開的,同時像金融領域,其利率、資金價格已經放開了,但現在到了最后攻堅階段,剩下都是較難的。比如匯率的價格、IPO的價格等還存在一定管制。另外,對于很多行業(yè)而言,特別是資源和能源性行業(yè),這一類的價格管制還是較多的。為什么這些領域存在多重管制沒有放開?其中第一個顧慮是擔心風險,這個價格的放開是否會引起大的波動、影響人們的生活、引起金融或各方面的經濟不確定性。第二個顧慮就是國有企業(yè)長期以來占據主導地位,再加上國有企業(yè)機制改革不到位所導致的競爭不充分。若一個領域有大量民營資本進入,其競爭激烈到一定程度后,價格的放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所以說價格放開的背后,本質上還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問題。
具體怎么改有以下幾點:第一點,政府對電力、石油這些重要的價格其實可以放開,不要去管,讓市場的供給來決定價格,但政府要注意做好反壟斷與價格調控,這是政府作為監(jiān)管者的一個最重要職責。第二點,很多領域的價格,特別是石油價格,實際上現在完全可以與國際接軌,因為現在中國外貿投資各方面對外依存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些領域,其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實際上有利于減少價格信號的扭曲。第三點,觀念上,特別是政府部門要做到兩點:一是算大賬,要綜合考慮,而不是只看某企業(yè)甚至某行業(yè)短期的損失。二是不要低估企業(yè)的適應能力。我們很多時候不愿放開,怕企業(yè)適應不了,然后去保護企業(yè)。我們要相信如果價格放開了,這些企業(yè)一定會去適應市場變化,比如大家都知道當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最大的顧慮就是怕承受不了競爭壓力。事實上競爭讓企業(yè),包括國有企業(yè)變得更加強大。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下決心真正放開競爭性領域環(huán)節(jié)的價格,這些國有企業(yè)也好,民營企業(yè)也好,只會在競爭中變得更加強大,市場效率能夠更快提高,我覺得這是最需要意識到的問題。如果能有這樣的決心,價格的改革在深水區(qū)就能夠取得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