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沒有“特效藥” 轉變心態(tài)、建立機制才是破題關鍵
2016-05-27 13:18:00 來源:央廣網(wǎng)
央廣網(wǎng)北京5月27日消息 據(jù)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去產能難,可再難也要迎頭而上。去產能,如何脫困?如果攻堅克難?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劉勝軍就此做評:去產能沒有“特效藥”,轉變心態(tài),建立好的機制才是破題關鍵。
劉勝軍:去產能是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之首,實際現(xiàn)在的推動的過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順利,早在兩年前中央提出“三期疊加”的時候,其中一點就叫結構調整的鎮(zhèn)痛期,去產能就是鎮(zhèn)痛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去產能難在哪些方面?歸結起來就是正向激勵不足,負面激勵太多。正向激勵不足是指,對于很多地方的官員和銀行而言,推動去產能,將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了是不是能夠得到各方面的認可、表揚和提拔,這是非,F(xiàn)實的一個難題。
負面激勵太多,主要是指,去產能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多難點和痛點,比如去產能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很多人下崗,原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考慮可能不夠充分,對地方政府而言,怎樣妥善地安置這些人,就變成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怎樣既能夠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同時又以比較可以承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一定會有一部分僵尸企業(yè)被淘汰,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一些僵尸企業(yè)一旦被淘汰,壞賬的風險肯定會得到釋放和暴露,對銀行和地方政府而言,愿不愿意承受這樣一個短期的壞賬的快速上升,實際也是擺在面前的一個現(xiàn)實難題。特別是現(xiàn)在很多官員都抱著一種觀望的心態(tài),大家都希望別人先去做,這樣一種觀望心理不被解決可能就很難有效推動去產能這項任務。
現(xiàn)在的去產能過程中,其實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是,現(xiàn)在國家有很多任務指標,但是能夠怎樣把市場的力量和效率結合起來,因為這里面涉及到非常復雜的問題,比如涉及到的各種債券人、債務人的利益關系。如果將這些問題都按照法律的途徑得到妥善解決,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但是如果政府的力量過多地介入,是不是就會破壞市場的原則,這本身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兼顧到。
總體來講,對于去產能這樣一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我建議,第一,中央要將地方官員的激勵機制更加明細化,要打消官員在推動去產能過程中的顧慮和心理包袱,官員如果有了這樣一種認知,大家作為的積極性可能就會有一個根本性改變,而且我們需要實際行動。其次,對于官員所擔心的社會穩(wěn)定問題、不良資產等這些問題,會不會影響到他們個人的仕途等,對于他們的這些顧慮和包袱,也應該提出一些比較具體的可操作辦法,讓他們能夠放開手腳去推動去產能的改革。而且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去產能的任務拖得越久,付出的制度成本就越大,所以這既是一場攻堅戰(zhàn),又需要抓緊時間去推動。
編輯:趙亞蕓
關鍵詞:去產能;心態(tài);有效機制
今年既是去產能的開局之年,也是去產能的攻堅之年,但目前一年時間即將過半,去產能工作還只能說是剛剛開始。面對媒體談及去產能,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往往三緘其口。為什么如此猶豫糾結?有官員直言:因為去產能太難了,比預想的要難得多。
2016-05-27 08:28:00
近日,晉陜蒙等煤炭主產區(qū)相繼落實煤炭減量化生產要求,嚴格落實276個工作日,煤炭去產能進入全面執(zhí)行期。隨著市場供應趨緊,煤價出現(xiàn)小幅上漲。
2016-05-23 09:00:00
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招待會,李克強總理在回答有關就業(yè)問題的時候指出:過去兩年我們僅就鋼鐵領域淘汰了上億噸的產能,涉及到上百萬職工,由于我們高度重視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證了大量的職工轉崗或得到妥善安置。
2016-03-16 16:4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wǎng)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