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新華字典》app上線,除了高端大氣的李瑞英老師配音,還增加了各種拓展功能,但是其40元的價格卻引起不小爭議!缎氯A字典》app40塊錢的定價合理么?知識付費一周年之際,手機版《新華字典》卻為何賣不上價?互聯網競爭中,怎樣的收費邏輯才能站得住腳?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為您深度解析互聯網邏輯下《新華字典》的尷尬境遇。
一、聚焦--《新華字典》鳥槍換炮推出APP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和紙質版一樣的紅底白字的經典版式,只是新華字典App的logo上碩大的"正版"二字相當顯著。
蘋果商店的產品介紹顯示,該App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書內容,是目前市場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由《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
除了原聲播讀,這款官方版的新華字典App還提供了單字、詞語、漢語拼音、部首、筆畫數、四角號碼等一框式檢索渠道。不但如此,該軟件還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等功能,在屏幕上長按某個字,還可以直接跳轉到該字所在的頁面。此外,新華字典App還準備了一些"課程"和"游戲"。
二、解析--新華字典APP收費模式為何難獲認可
價格和功能遭吐槽
《新華字典》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詢2個字,如果想解鎖紙版《新華字典》第11版的完整準確內容,則需要支付40元。充值后,查詢漢字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同時,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頁紙書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費后解除。除此之外,完整版包含漢字發(fā)音播讀、漢字的規(guī)范筆順動畫演示、離線包下載支持等功能。如果使用或添加闖關游戲等,則需要再進行充值和購買。目前,該APP提供了40元、88元等充值金額,這一付費模式也被網友吐槽"比紙質版還貴"、"免費查2字不過癮"。
40塊錢的收費合理不合理?
首先,我們認為收費是合理的,無論《新華字典》有多強的文化和公益屬性 ,首先它是一個商品。手機版《新華字典》在制作和運營中產生了巨大的成本,版權等費用也不可忽視。同時,《新華字典》APP相比傳統(tǒng)紙質圖書,還增加了讀音服務,在此情況下收取一定費用合乎情理。
至于40塊錢的定價是否合理,其實是市場說了算的。商務出版社的資本量遠遠比不了那些能一輪一輪融資燒錢的互聯網公司,它必須要考慮相對快速的成本回收。但如果因為急功近利而忽略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那么回收成本反而會比較艱難。
知識收費是時代方向,但知識付費也要講究基本的用戶法則,遠非是建一個APP然后收費下載即可。所以,收費不是問題,這費用收多少、怎么收才是關鍵。當前的知識付費模式普遍是免費提供基礎服務,在"增值服務"方面收費。
當前的app市場已經有不少較為成熟的字典類app,雖然不一定有《新華字典》專業(yè)和權威,但是其功能實用和低廉甚至免費的價格,的確很有吸引力和競爭力。比如新中文字典和康熙字典,都在查字的基礎上附加了中國詩詞文化的內容,不僅是一個查字的入口,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入口。再如快快查字典,針對教師和學生,既有拼音、部首、筆畫的查詢方式也有真人發(fā)音、組詞、成語、詞典、近義詞、反義詞,以及百度搜索等功能,同時還有小游戲和學習資料等,關健人家還是免費的。而字典類app最受歡迎的有道詞典、金山詞典的優(yōu)勢則在于其多國語言互查互通,一個app能頂幾個語言類app,同樣其基本功能也是免費的。在手機應用市場里,有道詞典1.9億人在用,評分4星半,而新華字典1萬人下載,評分一星,出版方真應該考慮一下,《新華字典》app的競爭力有那么突出嗎?
《新華字典》的免費版,限定每天只能查2個字,也就意味著用戶在不花錢的情況下,連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都無法得到完整保障。這樣的設置,在手機上網搜索和免費app如此盛行的時代,要對《新華字典》有多少愛和信仰才能心甘情愿地買單?
高大上的《新華字典》app,消費者為何不買單?
回到此次《新華字典》APP的收費,其實40塊錢在當前的物價下并不算貴,不過是一杯星巴克或者一頓麥當勞,可以說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為何一經發(fā)布引起市場如此大的反彈呢?
首先,《新華字典》出版64年來,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學習和成長,大家對這本書的熟悉程度應該是超過任何一本圖書的。然而正是這種情感,也讓《新華字典》一有商業(yè)化動作就會引起各方的爭論。它就像是春晚一樣,伴隨所有中國人共同成長,也同時經受著所有人的審視和評判。情懷可以變現,但是要建立在與產品功能和估值相對應的基礎上,同時還要對市場和用戶進行充分的調研,尊重用戶習慣和用戶體驗才能在互聯網市場站穩(wěn)腳跟。
其次,有更加便捷且免費的替代品,比如搜索軟件百度。在沒有《新華字典》app之前,百度已經有查字的功能,雖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也的確沒有《新華字典》的權威和專業(yè),但是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何必多花40塊錢在購買app上呢?
再次,同類的生字詞查詢軟件,比如有道、金山等,不僅可以查多國語言還是免費的。我們的手機不會安裝那么多的同類產品,通常同樣功能的app我們會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長期使用,而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免費版和可以聽發(fā)音做游戲的收費版,其實并不是剛需。在人們已經習慣了免費app的便捷之后,《新華字典》app的權威和專業(yè)在消費者心中是否值得40塊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
此外,查字功能畢竟使用頻率不高,附加功能更不是高頻剛需。雖然《新華字典》app在衍生功能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首先的考慮的是有多少人和哪些人需要這些功能。直白地說,小游戲這些功能并不是《新華字典》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做成像wiki百科那樣的可跳轉的知識入口,40塊錢絕對不貴,以《新華字典》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愿意為知識入口買單的人肯定會比現在多的多。而現在的一本"并不常用"的字典,40塊錢就顯得不那么劃算了。
三、前瞻--知識付費一周年,路漫漫其修遠兮
知識付費一周年,熱鬧回歸理性
去年5月14日,知乎推出知乎live;次日,在行推出新問答產品分答,三天累計超過100萬用戶;6月5日,羅振宇帶著《李翔商業(yè)內參》登陸得到,2天訂閱超過400萬。過去一年,玩家、資本、消費者涌入市場。喜馬拉雅FM、豆瓣、蜻蜓FM、小密圈、千聊、荔枝微課……
內容、知識、精神,打開了消費者荷包,但漸漸地,嚴重同質化、內容水化、流量枯竭以及難以見到效果問題暴露,知識付費開始陷入尷尬僵局。得到被曝出打開率走低,而曾經引領知識付費浪潮的《李翔商業(yè)內參》,則索性宣布免費。
知識付費一周年后,急需向市場證明自己全新的生命力。
而現在,一些頭部IP已經收獲了內容帶來的龐大粉絲和巨額流量,而市場上的玩家越來越多,產品激增,稀缺性被稀釋,泛濫的內容市場也遭受著免費市場的沖擊。
另一方面,消費者經過紅紅火火的嘗鮮之后,已經逐漸在良莠不齊的內容市場中用腳投票,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內容有價值,什么內容無需關注。
6月12日,蜻蜓FM推出《矮大緊指北》,一檔由高曉松聊"詩與遠方"的音頻付費節(jié)目火了。此前,《曉說》、《曉松奇談》等節(jié)目為高曉松積累了一票粉絲,已然成為具有號召力的強勢IP。此前,蜻蜓FM上線的高曉松免費音頻,累計播放量達9億。這些前期的免費內容已經為高曉松的IP質量打下了基礎,粉絲不需要擔心購買的內容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不需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擔心內容質量是否優(yōu)秀且穩(wěn)定,高曉松提供的知識+情懷已經順理成章的從免費走向付費。
知識付費已經走向理性,知識可以量販銷售。但如果沒有切中用戶的核心需求,那么就會在市場大潮中被淘汰。
互聯網弱肉強食競爭下, APP收費應更貼合用戶需求
誠然,知識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是值錢的,牛津、朗文、柯林斯的也有app,而且價格貴得多,就是因為它們的權威和專業(yè)。《新華字典》app遭遇市場的不認可,不是知識不值錢,而是它的收費產業(yè)鏈還可以再增強。
新華字典雖然擁有無可匹敵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但是在互聯網這個大平臺上,只有做到最優(yōu)秀,才能留在人們的手機中,只有做到最貼心,才能讓人心甘情愿掏錢買單。而《新華字典》在這方面恰恰是反互聯網邏輯的。在人們還沒有接納它進入手機之前,就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在人們還沒有習慣它的便利之前,就急忙索取回報。
事實上,大多數的付費軟件和游戲都滿足二八定律。通常只有20%的人付費,而免費版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在大量用戶的基礎上,再設定不同的收費內容擴展軟件功能。雖然只有20%用戶付費,但只要用戶基數足夠大,20%也是一個非常龐大可觀的量了。那80%不付費的用戶,也絕對不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是用戶的流量基礎,他們會推薦給潛在付費用戶。可以說,正是那80%的免費用戶,撐起一個軟件的知名度。當前《新華字典》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屏蔽了人們的基本需求,讓人難免不爽。其實,每個人不一定每天有2個字可查,如果非要做這個限制的話,或許"每個月免費查60個字"也許會更讓人接受。
當然,如果能夠將基礎功能免費,再精細打造增值服務,《新華字典》app就能更上一層樓了。我們看牛津、劍橋出版的英漢互譯詞典,一些集成類的專業(yè)詞典,不僅提供免費電子版,還可以嵌入手機系統(tǒng)和閱讀器中,既可以掃描識別,也可以輕按取詞。它們之中也有需要付費的成分,但通過這類手段解鎖的功能,往往是虛擬課堂、在線教育等真正的高級服務。這種互聯網思維不僅避免了盜版,而且促進APP之間相互競爭,真正實現了"不光買字典,更是買服務"。如果新華字典基本功能免費開放,相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愿意買單。
四、總結
此次《新華字典》試水APP是一次寶貴的嘗試,背后體現了老牌出版機構的勇氣和創(chuàng)新,還有緊跟時代腳步的努力。然而,《新華字典》APP要想在互聯網市場站穩(wěn)腳跟,開發(fā)者必然要更加注重消費者的用戶體驗。這是全新的競爭領域,也是各行各業(yè)在新時代所必須面臨的成長探索和轉型升級。曾經的優(yōu)勢在新的競爭領域能有多少保持和轉化?又該如何做好自身的加減法?這樣的時代命題并不能從《新華字典》中直接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央廣《王冠紅人館》節(jié)目和微信公號。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執(zhí)筆 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