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工作人員正在采收蔬菜

走進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田崗村的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小白菜,長勢喜人。農場負責人還充分利用土地,在菜地里套種了絲瓜和苦瓜,增加蔬菜產量。

該農場負責人黃曜松介紹,這種套種模式是今年農場嘗試的一種新種植模式,能讓蔬菜的收獲期更加緊湊。小白菜一個月即可收獲,緊接著苦瓜和絲瓜也可以開始采摘,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

“去年種植的蔬菜品種只有七八種,今年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五六種,特別是瓜類蔬菜,如苦瓜和絲瓜的種植面積大幅增加。”黃曜松說,去年農場收入達到了300多萬元,今年收入有望突破400萬元。

種植方式改進了,設備也得跟上。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農場還斥資引進1臺新型農業(yè)機械,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黃曜松介紹,以前使用小型機械,一天只能犁3畝至5畝地,而現(xiàn)在的新機器一天可以輕松犁20多畝地,為農場的規(guī);N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棚蔬菜種植不僅為黃曜松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為當?shù)卮迕裉峁┚蜆I(yè)機會。許多村民通過參與大棚蔬菜采收,實現(xiàn)增收。

“以前我們種地全靠天吃飯,外出務工收入又不穩(wěn)定。自從來這大棚幫忙,每月都能收入5000多元,生活有了保障。”村民陳大爺說,“在‘家門口’工作,既能照顧家里又能賺錢,真是兩全其美。”

據了解,截至目前,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共提供30多個就業(yè)崗位,吸納周邊30個村民就業(yè)。每年能為就業(yè)村民增加200多萬元收入。

一邊是農戶積極嘗試種植新模式,另一邊福安市農業(yè)部門也持續(xù)做好技術幫扶,指導農戶使用適合的新型機具以及蔬菜種植方法,為農業(yè)生產提供雙重保障。

連日來,福安市農業(yè)服務中心主任翁龍龍搶抓農時,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出主意、送技術,為農業(yè)豐收打基礎、開好局。他說:“接下來蔬菜種植需綜合氣候特點,重點落實降濕、病蟲害綠色防控及水肥精準管理等。設施蔬菜要做好棚內溫度的管控,溫度高時通風降溫、夜晚降溫注意保暖;露地蔬菜要注重排水,做好育苗工作。此外,蔬菜種植的時間要銜接好,保證市場的供給!保ㄓ浾 繆星 通訊員 蒲允靜 秦紅麗 文/圖)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